陈运彬,男,儿科主任医师(专业技术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广东省政协委员。主要研究方向:NICU治疗和护理实用技术开发、新生儿免疫功能、新生儿营养等。
学习经历:1、1983年 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专业(本科);2、1993.12~1994.6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新生儿专业进修;3、2001.3.14~2001.5.14澳大利亚悉尼市Liverpool Hospital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任访问学者;4、2003.9~2004.9 广州医学院儿科专业研究生结业;5、2006.7~2008.7毕业于南开大学与澳大利亚Flinders大学MHA研究生专业。
主要专业工作经历:1983年12至1986年3月,任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医生;1983年12月至2001年11月,历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2001年3月至2001年5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市LIVERPOOL HOSPITAL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访问学者;2001年11月至今,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2003年7月至今,任广州医学院儿内科硕士生导师;2006年12月至今,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2014年7月至今,任暨南大学儿内科博士生导师。
最近科研立项:1、主持2014年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014A020212589)《规范黄疸治疗及随访对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影响》;2、2014年广东省计划生育专项科研经费(2014年第三批)《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防治项目》;3、2017年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ZC0324)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道TLR4及p53凋亡调控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双歧杆菌对其影响的机制研究;4、2018年广州市广州市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804010363)母乳中不同菌群分布及低聚糖(HMO)含量对新生儿肠道菌群与常见合并症的影响,20万。
获奖成果:1.“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游泳”的临床研究,”获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新生儿疾病防治的网络管理”获2007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3.“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新模式”获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4.“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新模式”获2006年首届中国“宋庆龄儿科医学奖”。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颁发。5.获2010年广东省优生优育科学技术金域奖三等奖。6.基于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治疗效果中、远期随访网络模式的建立和应用。获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7.获2012年度广东省优生优育科学技术金域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