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华,女,博士,主任医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艾滋病、真菌和肝炎方向。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2011年获得中山大学传染病学博士学位, 2011年10月到美国杜克大学和北卡罗纳大学访问学习2年,2011年晋升为感染科主任医师。长期致力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与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诊治的研究,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艾滋病患者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2018年3月被评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作为第一负责人,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美国NIH Fogarty、广东省自然基金、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卫生局重点项目等10余项课题资助,广州市重点学科病毒性传染病方向负责人,参与多项国家“十二五、十三五”重大科技专项艾滋病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300。担任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学术委员会HIV合并肝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第十三届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细菌真菌与耐药防治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性艾协会艾滋病预防与阻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第十届常委。
承担和参与课题: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2072265,名称:HIV-1特异性CAR-T细胞清除病毒储存库及病毒逃逸机制研究,2020.1-2024.12,55万,在研,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编号2022YFC2304801,名称:可精准预测重症化/死亡风险新型标志物的发现和验证,2023.11-2025.11,50万;在研,主要负责人
3. 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2021-2023),名称:病毒性传染病,2021.01-2023.12,450万,学科负责人。
4. 广州市科创委重点项目, 艾滋病合并重要机会性真菌感染的综合诊治策略研究,2020.04-2023.03,100万,结题,主持。
5.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编号:2017ZX10202102-003-004,名称:艾滋病功能性治愈策略与临床研究,实施时间:2018.1.1-2020.12.31,研究经费94.8万,经费来自国家科技部,结题,任务级项目负责人。
6.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编号:2018ZX10302103-00,名称:浅层(可激活)病毒储藏库大小的精准衡量及与激活效率相关的精准诊治标志物的确定,研究经费720万,经费来自国家科技部,结题,任务级项目负责人。
7.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外周血超敏HIV-1核酸检测新策略及其试剂盒的产业化(编号:2016B020238002),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资助800万,实施时间2016.8.1-2019.7.31。分课题负责人,资助经费80万元,负责分课题设计与实施。
8.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HIV-1感染者病毒储存库在HAART过程中的变化研究 (编号:2014A020212425),由广东省科技厅资助经费5万元,实施时间2015.9.1-2018.8.31。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设计与实施,已结题。
9. 国家自然青年基金:磷脂酶B对马尔尼菲青霉菌生长和致病性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号81301480),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经费23万元,实施时间2014.1-2016.12。已结题。课题负责人。
10. NIH Fogarty基金:模式识别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青霉菌易感性的关系,由美国NIH资助经费1万美金,实施时间2014.9-2015.9。已结题。课题负责人。
11. 国家科技部十二五课题:抗艾滋病毒特异性免疫功能的重建(编号:2013ZX10001004,2013.01-2015.12),已结题,分课题负责人,负责临床试验。
1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磷脂酶B在PM感染艾滋病患者巨噬细胞中的作用和机制(编号:10151006002000000),由广东省自然基金委资助经费5万元,实施时间2011.1~2013.12,已结题。课题负责人。
获得荣誉:
2003年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临床研究” 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 证书号:2007-医-3-05-R01),排名第八
2018年获得广东省杰出医学青年人才、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医学重点人才称号
第四届羊城好医生(2018年)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防控新模式及应用” 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 证书号:J13-2-01-R05),排名第五
2022年获得广东省优秀临床科室主任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