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同学们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获得、助学金的申请有更清晰的了解,解除对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迷茫,同时也向同学们辅导和分享SCI论文写作与投稿经验,提高同学们的论文撰写能力。2016年11月10日,由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会主办,研究生会学术部承办的2016年研究生奖、助学金获得者经验分享会暨SCI论文写作与投稿辅导交流会,在番禺校区B1-101教室隆重举行。研究生院陈法江老师、研会王媛媛主席、附一院肿瘤学江泷师兄,附二院神经内科吴林展师兄,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张慧珊师姐,卫生管理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张臣福师兄出席了本次交流会,同时,还有2016级的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2016级研会秘书长蔡君香同学主持。
系列活动之一:优秀师兄师姐获奖、论文撰写经验分享
首先由来自附二院的吴林展师兄为我们讲解他是怎样拿到国奖以及撰写SCI论文与投稿的!吴师兄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在研经历及收获、分享了他的临床与科研之路的经验,并总结了心得,令我们受益颇深!吴师兄演讲之后,我们还进行了问答环节,同学们纷纷就如何权重上临床与做实验、如何规划自己的研究生阶段等提出了问题,吴师兄也对此真诚的解答。最后吴师兄用了几句简单的话总结了他的发言:三年稍纵即逝,且行且珍惜;有舍有得,谨记初心;角色切换,职业选择与规划;松弛有度,乐观积极;精神支撑、动力来源。
其次,来自卫生管理学院的张臣福师兄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奖学金评选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为获取国奖做准备。张臣福师兄曾是研会负责奖助学金评选的主力干事,对国奖选评很多细节他都很在行,当天他还特别向同学们提醒了材料提交的相关注意事项,相信大家从中学到了很多,对日后申请国奖也有很大帮助!
然后,张慧珊师姐畅谈并分享经验。张慧珊师姐将她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有趣经历向我们进行了细致耐心的经验分享,从亚运会志愿者到参加广东省预防大赛,从医疗器械开发标书到发表SCI论文,师姐的每一次经历都充满挑战,但她却在逆境中成长,所有的挫折都令她朝成功更进一步!师姐还提醒我们在兼顾学习与工作的同时也要享受生活,因为每一阶段都有我们要做的事,但生活是永无止境的,她告诉我们要坚持锻炼,早睡早起;放松心情,该干嘛干嘛;隔三岔五,亲友小聚;欣赏别人,也赞美自己。师姐乐观积极的心态感染了我们,给予了大家不少的启发,这也将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最后,师姐还让我们就关于朋友、同学、家人、舍友;关于论文、毕业、导师;关于学生会、做实验、做课题等问题进行提问交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让我们从了解过去当中追寻面向未来,面对挑战的勇气,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最后,博士班江泷师兄为我们分享他的科研之路、博士经历及如何发表高质量的论文!首先江师兄向我们介绍了他研究生阶段的收获,其中包括2016年获得广医优秀研究生奖,同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至今累计发表第一作者(含并列)SCI论文6篇,累计IF=22;多篇报告被国际会议(WCLC 2015; CHEST 2015;ESTS 2016)收录为口头汇报或者壁报展出等优秀成绩。接着他耐心仔细的为我们讲解如何做好科研,从明确科研目的、了解科研范畴、端正科研态度到做科研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等他都细致地为我们分析讲解。在撰写论文部分,江师兄从文献检索、阅读、实验工作到论文撰写技巧、投稿材料准备、选定最佳目标投稿期刊、同行审阅、修改甚至被拒稿了如何调整心态,重新冲锋上阵等都做了详细的讲解,着实令我们受益匪浅!

系列活动之二:陈法江老师讲解助学金的申请相关事宜
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分享交流会后,陈法江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如何申请助学金及其评定标准,让我们感受到广医大满满的关怀与关爱,令我们知道只要你有需求,学校都会尽可能给予你帮助!相信同学们在学校荫护下更加能够厚积薄发,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无忧无虑的学习,以后走出校园造福社会!
本次研究生院2016年研究生奖、助学金获得者经验分享会暨SCI论文写作与投稿辅导交流会在研究生会和党团支部学生干部们的协助下圆满结束。通过聆听师兄师姐、陈法江老师的分享、问答环节、会后交流分享等,研会学术部和党团支部学生干部们更加坚定信念,不忘初心,薪火相传,继续前行,为广医研究生院的发展壮大添砖加瓦。

(文:张满桥,摄:杜慧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