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院

薪火相传,铸造典范——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学生党支部负责人第二次经验交流暨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7-07-29  浏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指出,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抓好教育培训,整体推进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为了贯彻习近平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学生党支部秉着薪火相传、铸造典范的理念,自20174月起开始进行每3个月一次的学生支部负责人经验交流会,旨在加强支部团队交流与建设,促进思想融合创新,在时代潮流中锐意进取、砥砺前行。

201778日下午,第二次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党支部负责人经验交流会暨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会议在越秀校区体育馆502会议室如火如荼展开。出席本次会议的人员有:练雯老师,陈法江老师,叶晓宪老师,各学生支部负责人、支部书记助理以及2016级党小组组长。会议内容分为四大环节:包括自我介绍、专题讨论、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以及会议总结。

第一部分:自我介绍

本次会议正式介绍了陈法江老师以及叶晓宪老师,他们将分别担任学生第八党支部书记,以及学生第三、四党支部书记。两位优秀老师的加入使得研究生学生党支部团队愈发壮大,群英荟萃。练雯老师表示,相信日后的支部工作将进一步高效有序,稳步向前。

第二部分:专题讨论

1、论新生党员如何融入支部大家庭(主讲人:傅振利)

学生第一支部书记傅振利从三个方面讲解如何帮助新生党员融入支部大家庭:①活动积极性与学业发展,协调参加支部活动与学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关键,一方面活动安排上要尽量做到不打扰学习,另一方面增加活动特色。②适应与融合-本质是归属感的问题:提高党员归属感要做到三个必须:a、必须增强价值认同感;b、必须增强文化浓郁度;c、必须增强感情交流度。③经验交流与分享:包括四个方面a、提高党员的归属感;b、通知得当;c、纪律严格;d、人文关怀。

2、“一带一路”之支部活动性积极性(主讲人:吴佳林)

学生第三支部书记吴佳林以一带一路为喻,从四个方面讲解如何增强支部活动积极性:①支部制度要松弛有度;②活动要有多样性,包括内容多样性与形式多样性;③督促党员积极参加支部活动;④帮助新生党员融入新环境。练雯老师提出思考,如何做好“娃娃”党员的管理工作?吴佳林书记提出,要及时召开新生党员见面会,为大家解决生活及学习困惑,帮助新生党员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

3、提高党员党性教育(主讲人:冯周善)

学生第五支部书记冯周善从六个方面讲解如何提高党员党性教育:①剖析党性缺失的原因:a、向往西方:选举方式、政治因素、文化的影响;b、盲目追求个性;c、入党把控不严谨;d、过分追求物质。②如何增强青少年的党性培养:a、自觉接受党的教育,推荐观看“唯有道来”栏目;b、接受党的加强教育。③充分认识自身优势:政权平稳、行政效率高、能制定长远规划;目前已出现瞩目的经济成绩。④做好党组织工作的传承:每年的5月份毕业典礼与7月、9月分迎新工作是两大重点,要形成自身支部特色,传承创新。⑤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努力为同学谋福利。

三个支部书记的经验分享为支部工作提供了详实指导,练雯老师总结经验分享交流会已经初见成效,希望能继续开展类似的交流活动。

       

第三部分: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主讲人:练雯老师)

练雯老师对上半年学生支部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肯定了学生各支部负责人的工作成绩,但也指出了存在不足,包括:①各支部部分党员参加支部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②入党积极分子及预备党员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定期了解其思想动态发;③对发展党员的把关要更严格;④不能疏漏对正式党员的日常管理与监督。同时,练老师还对下半年支部工作计划进行了介绍,包括7大方面:①做好2016级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工作;②做好今年下半年的发展对象推选工作;③做好2017级专业型研究生党员的迎新工作;④继续贯彻实践“两学一做”,认真开展“三会一课”⑤提前做好新一届支部负责人的换届工作;⑥做好我院2017年“优秀学生支部”的申报工作;⑦开展“主题党日”评选工作。下半年支部工作虽然依然繁重,但各支部负责人表示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克服困难、推陈出新。

        

第四部分:会议总结

在会议结束之前,由两位新晋负责老师陈法江老师以及叶晓宪老师对此次会议总结发言。陈法江老师在2年前曾负责过研究生院党支部工作一段时间,对比现在的支部工作情况,陈法江老师感叹,学生支部经过努力与改革,早已跳出了以往机械性的支部模式,工作方法更加高效,活动形式更加新颖,希望支部锐意进取,更加出色。

而叶晓宪老师同样赞许支部认真、严谨的工作模式,同时提出支部活动的开展,要思考如何打造自身特色,从而铸造典范。

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奋斗不息的火焰似乎才刚刚燃起。

         

通讯员:陈慧姮

摄影:苏恒
 
©1958- 广州医科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番禺校区),广州市东风西路195号(越秀校区)

【招生】37103094,【学生】37103085
【培养】37103086,【就业】37103092
【院长邮箱】gy_yjsy@gzhmu.edu.cn